(認識佛教)何謂發菩提心?文章來源:http://www.amtb.org.tw/pdf/17-01jiangji.pdf 3、大乘福(p.34)再往上提升就是大乘,大乘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。大乘福有四句,第一、「發菩提心」。中國是大乘佛教,發菩提心時常掛在口上,都勸人發心。究竟發什麼心?何謂菩提心?很少人能說清楚。「三皈、眾戒、菩提心」是佛教最基本的常識,如果不十分清楚的話,如何學佛?學的是糊塗佛,迷惑顛倒佛。菩提是梵語,譯為覺悟。菩提心就是真正覺悟的心,真實不迷的心。覺悟什麼?覺悟到人生真正苦。佛告訴我們「三界通苦」;不但人苦,天上也苦。人間三苦、八苦具足,若細講,兩個小時也講不完。生色界天,這是已經修禪得定,而且財色名食睡,五欲都斷了。色界天沒有苦苦,但有壞苦與行苦。若定功更深,可以生到無色界天,身體也不要了,這是三界最高級的凡夫。他知道身是苦本,物是病根;若是沒有物質的色身多自在。所以,他們的色身都不要了,這就是所謂的靈界,他只有神識,苦苦、壞苦都沒有了。有色身就總有生老病死;有物在則有成住壞空。無色界天雖無此二苦,但有行苦。何謂行苦?就是他不能永久保持,像我們常講:「青春不駐」,這是行苦。一年一年衰老,這是留不住的,不能停止在一個境界的,稱為行苦。這三類苦三界都有,哪裡有樂?真正認清三界的真相,你就覺悟了;覺悟之後,自然會想離苦得樂。如何離苦?一定要超越三界。如何超越三界?就必須依照佛教導的方法真正修行,這才是真正「發菩提心」,真正覺悟。 另外,佛給我們講的「四弘誓願」,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具體的實踐。佛在大乘經典裡常說:「二乘人,阿羅漢與辟支佛沒有菩提心;大乘菩薩才是發了菩提心。」要以四弘誓願的標準來看,就很容易明瞭。菩薩的心是普度一切眾生,不但知道自己苦,要度自己,他要度自己的家人、自己的親戚朋友,更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。平等普度,這是大菩提心。小乘人有分別、有執著,他喜歡的他度,他不喜歡的他不度。而且小乘人,眾生求他,他高興就教;眾生不求他,他不主動去教,大乘菩薩則不然。《無量壽經》說:「菩薩為眾生作不請之友。」你不找他,他來找你。就是把佛法主動的介紹給眾生,推薦給眾生,這是菩薩事業。所以,菩薩的心跟二乘人的心不一樣。這是四願裡第一願,就是勸我們要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實際上四願就是這一願,後面三願是完成這一願的。如果想度眾生,若是自度不了,豈有能力度眾生?度眾生該如何修法?自己應該先斷煩惱,這是修行的一個順序,也是第一次第。這不能不知道,你如果不知順序、亂了次第,修學決定不能成功。必定是先斷煩惱,再學法門。有些人學佛,他不斷煩惱,開始就廣學法門。他要四弘誓願後面的兩願,將前面兩願捨棄了,所以度眾生、斷煩惱就不要談了。「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他由這兩願下手;譬如建築四層的樓房,他不要下面兩層,而要上面兩層,如何能建成?我們見到這一代,修行的人很多,成就的人尚未見到。原因何在?就是不知道從根本修;未曾發真實度生的弘願。度生的心是大慈悲心,此心有無比的力量推動你精進,使你認真努力修學。為什麼要斷煩惱?因為要度無量眾生。有這樣多的眾生等待我幫助他們永脫苦難。如果沒有德行、沒有學問、沒有能力,如何能辦到?所以,今天發願必須斷煩惱、成就德行,廣學法門、成就學問、圓成佛道,皆是為了普度一切眾生,不是為自己。這就是大慈悲的力量,像《地藏經》說的大圓滿,爾後接著就是大慈悲,就是說明這重要的修學次序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(P.30)「具足眾戒」,眾是眾多;眾多的戒條裡,最重要的是五戒。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。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條戒,然而真正的戒條只有前面十七條,這是屬於戒,其他的皆屬威儀。何謂威儀?威儀是禮貌、禮節。就是日常生活中,處世待人接物應該遵守的規矩。往昔章嘉大師告訴我:「三皈戒(三皈五戒)是一個學佛的人,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的。」那時我住在台北,他舉例說:「譬如你從台北坐火車到高雄,你要買一張火車票。上車時這張票就要拿在手上,一直到達目的地,此票還要收回,都不能離開這張票。三皈五戒就如同這張票一樣的重要。」老人告訴我,離開了皈戒,就失掉了佛法,就不是佛弟子。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,第二條是不偷盜,第三條是不邪淫,第四條是不妄語,第五條是不飲酒。前面四條是「性罪」,無論受戒不受戒,犯了都有罪。不是說不受戒的人,犯了就沒罪。但受戒的人犯了又多了一重「破戒」罪。只有不飲酒一條,不受戒者不犯罪,受了戒就犯罪,所以這一條是「遮戒」。不飲酒是防止酒醉之後亂性,而犯前面四種戒,所以它是預防的,本身沒有罪。但是發心受戒,必須要求法師仔細講解,然後才知道如何受持。絕對不是單單看戒律條文,就能持戒。若要把戒持好,就要真正知道佛制定這一條戒的用意何在?他為何要制定這條戒?這條戒對我們修學究竟有何等的功德利益?我們要如何來修持?所以,每一條戒都有「開遮持犯」。在何種狀況之下是開戒而不是破戒?何種狀況之下我們持戒,是不能開戒的。何謂持、何謂犯,都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如此守持戒律,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自如、方便自在,而不是被戒律所束縛。有些人說戒律太多,動不動就犯戒,算了,不要去學戒!所以,大多喜歡佛教的經典、經論,講道理,這些容易學;戒律太嚴格,還是不要學的好。可是諸位要知道,戒律是佛的行持;沒有行持,就沒有佛法。禮沒有了,儒家就滅了;戒沒有了,佛法就會斷滅。須知讀誦經典而不能依教奉行,是得不到真正利益的。所以,真實的學問是重在實行,佛法的實行就是戒律。戒律就是正覺的生活規範,世尊當年在世,生活、講經說法,無一不是活活潑潑、快快樂樂,如此佛教才能被一切眾生歡喜的接受。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d00007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